找到相关内容133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星云模式”的人间佛教(四之三)[1]

    但愿众生得离苦,不为自己求安乐”,期许佛教徒要培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器识,要修持只求奉献不求报酬的梵行,要有为众生担荷一切痛苦,也能够甘之如饴的愿心。(《大师讲演集(一)·我们求法应有的认识》)  他对...

    满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3264766.html
  • 海德格与龙树:从“语言”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(下)

    世间:无能取所取,亦非转变,但由自  悟而证涅槃。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。说此  法时,五苾刍等,于诸烦恼,心得解脱,信受奉行!  由此知佛陀对于“我”的实体性及存在性,采取了强烈反对...

    妙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764837.html
  • 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略注

    惟,涅槃会人心。瞿昙禅无乱,不久息迹证。’于是尊者阿难受尊者金刚子教,离家独行,精进无乱,乃至自知自觉,自作证成就,游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,知如真。”  第九尊者名戍博迦,  未详。 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3765297.html
  • 法华经安乐行义记卷下

    权故。敬善知识者,止行,即全梵行故。四云“慈悲接引”者,观行,普门示现故。“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”者,止行,灭度无量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故。止故安,观故乐,慈悲故行也。  复次二种行者,何故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265300.html
  • 佛说十善业道经注

    尊复告龙王言:若有菩萨依此善业,于修道时,能离杀害而行施故,常当财宝,无能侵夺,长寿无天,不为一切怨贼损害。离不与取而行施故,常当财宝,无能侵夺,最胜无比,悉能备集诸佛法藏。离非梵行而行施故,常富财宝,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865308.html
  •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(3)

    杜牧之诗云:黄坏不沾新雨露,·粉书空换旧铭旌。  一坏黄土盖文章。如是文人举子之流,一类孤魂等众。(云云)  一心召请,出尘上士。飞锡高僧,精修五戒净人,梵行比丘尼众。白黄花翠竹,空谈秘密真诠;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565316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2)

    进修行。麟喻独觉十地菩萨,是由十地菩萨不依师教,以自然智而成正等菩提故。   3.无学僧:亦名真实僧宝,或称第一义谛僧,无为僧。此即烦恼已尽,所作已办,梵行已立,不受后有的圣位阿罗汉,名为无学僧宝。...护持正法,利益众生,皆属于住持僧宝所摄。   如何能令佛陀正法久住呢?最主要的是住持僧宝说法教化众生,有学有修有说,具有住持正法的弘法大愿,又能如法如律修习梵行,宣扬佛法为人师表。如《华严经》卷十八云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965660.html
  • 昙鸾大师与阿弥陀净土

    ,乱菩萨法;二者声闻自利,障大慈悲;三者无顾恶人,破他胜德;四者颠倒善果,能坏梵行。五者唯是自力,无他力持。如斯等事,瞩目皆是。譬如陆路步行则苦。易行道者,谓但以信佛因缘,愿生净土,乘佛愿力,便得...

    祥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2965859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圣果观

    所以,否则的话,那你将会感到:同样是圣果,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宣说?那个意见说得比较契合于佛意的?不善分别了知的,常为这问题所困!   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,经中总是说为:“我生已尽,梵行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565949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解脱观

    作证而自游戏,生死巳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更不受有,如实知之,是谓无余涅槃界”。可见于现生中,自觉人世间生死的解脱,确信不再受未来的生死,是为无余涅槃,并不是要到生命结束以后才得。但是后来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065953.html